fjrigjwwe9r0t_Info:InfoContent 在这一轮书号规模削减的过程中,有的出版人因为出版方向的不同,并没有感觉到书号规模削减所带来的寒冷。而很多出版社,准确的说,那些依靠新书滚动出版维持生计的出版商们,已经开始考虑明年要怎么办?
那么,在2019年,出版人在内容供给方面面临怎样的方向选择?各个方向,又有哪些困难需要克服?
1.严肃方向的出版,想说爱你不容易
应该说,政治主题类的出版,是最可靠的出版方向。因为在这一波书号削减过程中,几乎只有政治主题类出版的书号是继续维持的。
问题是,市场在哪里?书出来以后卖给谁?
我们都知道这类书的销售渠道,主要是依靠政府团购。可是,在内容上能够做到全国范围内统销的出版社就北京那么几家,即使你也有这样好的品种,渠道推广问题依然是很大的一个问题。无论是从新华书店体系推广,还是媒体发声,这类书想进入政府团购体系,不能说有什么规律,很大程度上还是靠运气。
当然,我们不得不说,从出版概率上讲,这类书在2019年还是相当一批出版社的救命稻草。有这方面资源的出版方,还是要尽量抓住。
2.社科知识类出版,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社科知识类的出版规模,注意这里不是销售规模,在2018年应该仍然是最大的。在这个门类中,包含了历史、哲学、商业、心理学、教育等诸多门类。从书号的角度看,这也是书号使用的重灾区。在小部分畅销书品种背后,更多的是大量公版书以及含金量非常小的一般书。应该说,这是书号削减过程中影响最大的一个门类。
为什么很多出版人喜欢做社科出版?因为在这个类别中,市场的包容度是最高的,做选题论证是永远可以把市场效益往后放的。因为不管你内容方向研究到多细,正常情况下都有受众会买单。例如各大院校师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兜底。但是,反过来说,有人买单不等同于很多人买单。社科类图书的销售一直呈现金字塔形状,只有顶尖的品种才能获得普遍的认同,大部分品种年销售可能只有几百几千册,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出版商会在这个门类特别依赖书号规模的主要原因。
而在2018年,对社科知识类出版效益产生影响的,还有线上知识付费的兴起。不知道你注意了没有,这些线上知识付费产品,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同类纸质书的销售——比如做经济通俗读物的编辑可以看一下今年的销售走势,一个薛兆丰,就可以把很多经济学入门读物的销量打下去一半。因为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本来看的就费劲,现在不但有人给你讲,关键还讲的挺有意思。更可怕的是,它不像以前的畅销书卖几年就不卖了,线上知识付费产品可以拿出更多的利润空间去做营销,它的生命力绝对比大多数图书更强。
而几乎各大平台,都有几个甚至几十个类似的知识类付费品牌产品。对于出版人来说,面向大众的社科入门读物,正在被新的知识类付费产品取代。所以,2019年,社科门类的资源投入,必须要挖掘知识付费领域很难竞争的新产品形态上去。
3.娱乐化内容出版,没有好作品,我们还能挺多久?
娱乐化的内容,主要是指文学、传记类作品。
在过去,书商们是这个领域的主要竞争者。因为无论是资本还是眼光,或者是创新的营销方式,只有书商能长时间的玩下去。今天我们看市场上三大书商,新经典、磨铁、博集,都是靠文学类产品起来的。而一些规模相对比较小的书商,其实相当大的一部分,也是从卖各种各样的文学公版书起步。
但是今天这个游戏,似乎越来越难玩了。
国内影视业几年前就暗含的风暴在今年终于爆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文学类市场的最大变现之路——有什么比拍影视剧更赚钱的呢?而至于其他的变现方式,比如网拍电影、电视剧、游戏什么的,资本方更看重的是网络文学市场:任何一本网络文学大神的白金作品,都是几百万字以上,也有几百万甚至千万上亿的点击阅读,它们背后是怎样的一个市场?至于我们的纸质书,年销售能有10万册以上的品种,永远就那么几种。
不谈远的,就说纸质书出版,文学新书排行榜上有多少本土原创作家?即使算上外国选手,我们除了以东野圭吾为代表的日本作家体系,本土的一些知名老作家以外,剩下的大多数就是对名著翻来覆去的书名包装改造。没有新的,好的原创小说供给,我们只剩下几个大出版商在反复争抢那些有名的老作者。
娱乐化内容的出版,2019年,不妨可以考虑更多尝试一些新题材,例如漫画、本土原创作者关注的题材等等。也可以考虑更多将现有产品进行有声化处理。
4.孩子这碗饭,渠道吃的比你更彻底
在2018年的市场监控数据出来前,开卷监控数据显示,少儿类图书已经超过了社科类图书的市场销售规模,成为了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的第一大门类。如果对门类定义有不同意见,那么我加上教辅类图书的规模,该不会有人有意见了吧。
所以,结论就是,孩子是中国本土零售图书规模市场最大的受众群体。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但是从利益的角度,我们想讨论这样一个问题,规模很大,但是出版人拿到利润了么?
众所周知,今天的少儿类图书销售,几乎都是被线上的流量渠道截留。比如网站的促销,少儿类几乎全场满100减50。而社群团购,干脆就直接是5折以下甩卖。在今年的一些儿童展会上,出版商也是干脆就现场5折销售了。
低价甩卖挣钱么?很多出版人都会选择抬高定价,把定价水平直接翻倍。但是这样又要面临一个尴尬的事实,国外作者的版税成本变成了非常大的一部分,而国内作者的作品,哪有引进版做起来简单?过去盈利低一点就低一点,可以用规模来弥补,一个内容,可以翻着花样的做几十种产品出来,反正对于出版社来说,书号是没有什么成本的。但是书号,开始变成稀缺资源了……
2019年,少儿类内容,除了抓住时代变化带来的新需求外,更多的可能要考虑带来如何多的附加值。例如在内容展示上的创新,在内容价值上的衍生等等。
其实,我们上面所说的所有问题,出版业一直存在。只不过过去都是被大量的书号品种掩埋住了。
今天书号在减少,线上知识付费产品在紧逼,渠道掌握流量,对于出版社来说,问题一下全部都暴露出来了。
但是,工作、生活都要继续,问题出来了我们也都要面对。内容市场的需求在,就有出版人的生存空间。
来源:试客出版工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