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jrigjwwe9r0t_Info:InfoContent 5月,中国最大的数字阅读运营企业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迎来了成立5周年纪念日。从2010年业务正式推出,到2014年全年收入达62亿元,“加速发展”成为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这几年的关键词。
时代在变,读者在变,5年后的今天,转型势在必行。今年4月,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更名为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简称咪咕数媒)并正式开始运营。5年间,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做了哪些积累?转型而来的咪咕数媒又将为行业带来哪些变革?从“阅读提供”到“阅读服务”,读者能获得哪些新体验?《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就此专访了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和忠。
初创尤艰 在好的时机做对的选择
2009年,中国互联网阅读市场还是两眼一摸黑的状况,少有人看好移动阅读的赢利前景。走什么路?怎么走?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以模仿。
就在这一年,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在杭州诞生。从事技术工作出身的戴和忠,带着30几个队友,蹚进了数字阅读这条未知的河。
当时正处于局域网蓬勃发展的时候,戴和忠却提出:“移动互联网正在开始爆炸式的发展阶段,这个机遇一定要抓住。”基于戴和忠多年的从业经验,他们决定做移动阅读。
确立了业务模式后,他们又开始思考内容形态。当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直接把纸质书全部搬到网络上来,另一个是从当时火热的网络文学入手,等培养出用户的阅读习惯后,再做纸质书数字化。“最终我们决定两条线同时进发,但侧重第二条路。因为我们必须先培养出目标客户的阅读习惯。”戴和忠说。
方向、路线都有了,事业开创却并不容易。困难首先出现在软件兼容性上。2009年,手机品牌五花八门,几乎是有多少款手机就有多少款操作系统。而有多少操作系统,戴和忠的团队就要制作多少种适配的阅读软件。“我们买了一堆手机来做适配,成本高的吓人!”戴和忠说。
克服了技术难题,如何赢利的问题摆在眼前。戴和忠回忆说:“当时我们选择了一种叫微支付的模式,即通过话费支付。当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包月的方式收费,每个月大约三五块钱,能够看我们提供的所有内容产品;另一种是点播,即按章节收费,多读多付,少读少付。我们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定:我们把一本书每一章的价格固定下来,固定收费。这带给用户的体验感是非常好的,避免了付费不一致带来的麻烦。”
戴和忠反复感谢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和便利,“如果没有赶上移动互联网发展时机,哪怕再早5年,都挺难发展起来的,因为移动阅读习惯没有办法培养。但是再晚5年就没戏了,因为大家都发展好了,就没有我们的空间了”。时至今日,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已经有600多家合作伙伴,汇聚的内容超过40万种,平台上最好的书,单本收入已经超过7000万元,分成收入超过100万元的作家接近500位。
坚实后盾 敢打硬仗的团队
时代的机遇、中国移动的支持,都是戴和忠反复感慨的外部条件,但他也一再强调,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内因,这个最强大的内因就是整个团队的力量。
初创的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企业,如何闯出名声是关键。“开个高峰论坛,确定行业领军者地位。”戴和忠的团队决定用这个方式在业界站稳脚跟。
从技术转行文化产业的他,最开始四处碰壁。请人参会没人来,人家不了解基地,更不认识他。戴和忠的团队就一家一家、一个人一个人地去讲解、去邀请,团队的30几个成员每天都在出差和加班中度过。
就在大会开幕的前一天,所有团队成员依然在会议室加班。正在大家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10个小时后就要使用的大屏幕突然黑屏,无论如何查不出原因。团队成员毅然决定拆了重新安装。参会领导嘉宾众多,出席人员到最后一刻都还在调整。那天晚上,戴和忠带着整个团队坐在地板上,一个个确认嘉宾名称,一个一个插桌签。那一夜,所有人都没能睡觉,忙完了所有工作,洗把脸,一起走到门口迎接来宾。“我想我这辈子都忘不了,昏暗的房间里,我们席地而坐,一起瞪着熬得绿黝黝的眼睛,为了一项共同的事业拼搏的那个不眠夜。”这是团队的第一次公开亮相,再关键不过。只有会议开得很好,让大家对产业产生共识,基地才能发展起来。
2009年9月23日,中国移动手机阅读高峰论坛在杭州举行。就在这次会议上,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一炮打响,戴和忠和他的团队顺利完成了首秀。
事业稳步发展,团队合作也越来越顺畅紧密。2013年,他们迎来了第二次创业的机遇——2013年1月1日,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接管整个中国移动的手机报业务。
“手机报业务实际上是中国移动最早的一个数据业务,早在2005年、2006年就开始推广了,但是2013年前已经连续3年下降,平均降幅20%,甚至很多人觉得手机报已经是夕阳业务了,因此当时要不要接这个业务基地内部争议也很大。”戴和忠回忆说,最后他们团队还是毅然决定接手这项工作。原因有二:第一,阅读和媒体本身就很难分开;第二,在戴和忠看来,手机报业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经过探讨,戴和忠和团队首先推出了“和新闻客户端”,这是一个集合个性化、富媒体化、社交化、本地化、定制化等特质打造而成的新媒体产品。同时,推动“一省一报”发展,与当地省委宣传部和省级主流媒体合作,推动手机报业务在当地省的落地推广,助力打造各省主流声音的舆论宣传阵地。
这项工作给整个团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开始,我们是搞通信出身,然后转型搞阅读,这已经很难了。现在我们又要做媒体,难度可想而知。”戴和忠感叹,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敢打硬仗、能战必胜的团队,不仅成功完成了这些转型,还在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打造第四代新闻客户端,成为他们接下来的追求。“我们要更加个性化、智能化、本地化、社交化,专业化。我们要联合所有本地化的媒体,主流化的媒体,来做这个客户端。”在整个团队的支撑下,戴和忠显得信心满满。
未来发展 “互联网+”全面开花
对于即将实施的“2015数字阅读+”计划,戴和忠解释说,包含了5个方面的含义。即围绕“五全”战略开展专业化运营:全用户,全渠道,全终端,全产品,全版权。
第一个“+”是文学阅读。咪咕数媒要成为先进文化与正能量传播平台,特别是在全版权方面,将打造一个全IP交易平台,通过“一站推广”“单品传播”等形式,联合游戏、音乐、视频、动漫等基地进行成果输出。
第二个“+”是专业出版。咪咕数媒将通过精致阅读、O2O(从线上到线下)模式、个性化推荐等方式,助力传统出版的融合转型,重新定义专业出版内容数字阅读形态。
第三个“+”是有声阅读。咪咕数媒将联合央视、湖南卫视等,汇聚专业优质资源,上架听书1.9万部,并同步推出UGC主播模式,争取打造出中国最好的读书听书平台。
第四个“+”是在线教育。咪咕数媒将联合一批优质的合作伙伴,包括外研社、新东方在线、智课网等在内,打造出一个开放的运营平台,助推中国慕课“革命”。
第五个“+”是媒体。咪咕数媒将在去年“一省一报”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升级,打造第四代移动新闻客户端,进行云端建设、分省运营,并联合各省携同推广。
从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到咪咕数媒,在戴和忠看来,是公司进行再一次创业的机遇。而在这一系列的工作中,戴和忠最看好在线教育。
“这是一份需要情怀的事业。”戴和忠强调,之所以说是事业而不是商务,因为现在中国的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太严重了。“我的一位老领导曾给我打电话说,‘你们搞手机阅读,很先进也很好,那能不能用互联网的手段,把最好的教育引到贵州?贵州有上千万的中小学生和留守儿童,他们那里的教育水平很差。’他说完后,我思考了很久,觉得很可行。”
在这件事上,戴和忠和他的团队又一次达到了共识。“教育一定不能先为赚钱,而是一定要先把这个事情做起来,为孩子们带来真正的实惠。人这一辈子起码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还有什么比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更有意义的事情呢?而且在线教育这件事,很有可能改变的是所有偏远山区孩子的命运,这将是一项多么令人激动的工程。”戴和忠说道。
戴和忠又一次说起了公司精神内核:移动改变生活,读书改变命运。未来,他们还想继续通过移动技术,改变更多人的命运。
作者:韩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