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jrigjwwe9r0t_Info:InfoContent 摘 要: 从出版业信息化建设的角度出发,分别就我国出版社编辑工作的现代技术应用、出版社及期刊社业务的计算机化管理、出版及印刷技术设备的发展、数据输入技术设备及校对技术的建设与发展、书店销售技术设备的建设与发展、书店系统业务管理的计算机应用、网上书店的发展现状、书店系统信息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版社网络化应用状况等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有关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出版业 信息化 网络化 计算机应用 技术 设备 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要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政府行政管理、社会公共服务、企业生产经营要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加快信息化步伐”,要“推动信息产业与有关文化产业结合”。有关的文化产业当然包括出版业。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信息产业是新世纪起领先作用的第一产业,而作为信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信息服务业也是十分重要的。出版业作为信息服务业的主要成分,同样也面临一系列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现代化的紧迫问题,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改造出版业,加快出版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刘杲认为出版业信息化的内容主要有“跟踪和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编辑、出版、印刷、市场营销、进口出口和物资供应的过程中,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运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出版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信息化;借助网络技术和因特网,实现出版业商务信息的传输与共享,探索和发展出版业的电子商务。出版行政部门的信息化(包括政府上网)和出版行业协会的信息化(包括协会上网)”;出版环节的信息化建设包括“编辑部门办公室自动化,建立出版单位网站,图书上网,网上销售图书,网络出版(供读者网上浏览、下载到计算机系统或者电子图书、打印)等”;发行环节的信息化建设则包括“门市部计算机管理,连锁书店联网,经营批发、零售的网上书店(信息交流、订购、配送、结算、售后服务等)” [1]。刘杲将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中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的要求与出版业的实际相结合后提出的观点是比较客观的、全面的,可以作为今后规划出版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参考。 实际上,我国出版业信息化建设一直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已取得不小的成绩。出版业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求在各个出版业务环节应用电子计算机和网络,这一点在出版、印刷及发行等各项业务应用中有充分体现。 1 出版及印刷技术设备的发展 1.1 电子出版系统的发展状况 20世纪80年代初微型机排版系统问世,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新型企业,如Adobe公司、Aldus公司、Microsoft公司等。我国也从1980年开始微型机排版系统的研究,首先是中国印刷技术研究所在Z-80微型机基础上推出的微型机表格排版系统,1982年又正式提出在微机上排版,再通过软件接口至激光照排机解释并输出页面。1984年他们首次推出我国微机文科排版系统,1986年又推出适合专业排版用的“HPB1.01”系统,并且有12家省市印刷厂的微型机激光排版中心采用了这套系统。1987年四通公司的技术人员研制并推广所见即所得的科技文献编辑排版系统,推出我国首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直观排版系统,并先后取得美国和中国的发明专利。其后,四通公司在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四通易排一体化专业彩色照排系统”,以一体化的整页排版系统取代了过去前后端联机的双主体系统,以及所见即所得排版方法、贝塞尔曲线函数化汉字技术等。1988年,在著名专家王选的带领下,北京大学研制出华光微型机排版系统,他们跳过第二代、第三代照排机,提出直接采用轮廓描述与参数描述相结合的方法,创新研制出第四代激光照排机,从铅字排版直接跳跃到最先进的激光照排,不经照排机输出毛条、人工剪贴成页阶段,就一下跨入整页组版、整页输出阶段,从而使我国在1987年至1992年实现了报业与印刷业的技术革命,99% 的报社使用了国产照排系统,并在1992年进入海外市场,使我国港、澳、台和北美、马来西亚的大部分中文报纸都采用了北大方正的出版系统,1998年还进入日本的日文出版市场[2] 。可以看出,在我国电子出版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是四通公司与北大方正公司,前者1987年研制推出的微机排版系统推动了我国微机排版在开发广度、深度方面的发展,其所见即所得的排版方法,解决了传统排版系统批处理方式、交互处理方式中存在的不直观、不易修改、前后端分离与不一致等缺陷。北大方正1987年首先提出“发展开放式彩色桌面出版系统,淘汰传统电子分色机”的建议,1992年首先在《澳门日报》的编辑排版中推出的方正彩色报纸编排系统,跳过了传统的电子分色机阶段,直接进入开放式彩色桌面出版系统,使中国报业基本上没有经历电子分色机输出分色照片、人工剪贴出版彩色报的过程。至今, 全国已有2 000多家报社采用方正彩色照排系统出版报纸彩色版,占市场90% 以上份额。1994年他们继续推出“方正高档彩色电子出版系统”,其校色技术、挂网技术、高速栅格图像处理器、彩色拼版与图文合一排版等关键技术均为我国自主开发。北大方正跳过高速传真方式推出的报纸传版作业,是直接以页面描述语言为基础的远程传版新技术,不仅减少了传送的信息量,加快了版面传送速度,而且完全保证质量。总体来说,我国研制并实现的几项关键的出版技术有:字形的曲线轮廓描述和控制信息技术(HINT);页面描述语言技术;光栅图像处理器RIP技术;高集成度的组版软件技术等。除了在报社系统得到广泛应用之外,在图书出版社系统的应用也呈现扩大之势[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文以调查数据说明出版社采用黑白或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事实:购买黑白桌面出版系统的出版社占受调查样本社的71.7 % ,购买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出版社则占样本社的26.7 % ,没有购买的出版社仅占1.6 % 。不仅如此,出版社还十分重视打印机和扫描仪,据1996年的资料显示,出版社打印机的配机量(打印机数/微机数)为50.8 %,计划购买的出版社有61.5 %;扫描仪的配机量(扫描仪数/微机数)1996年为9 % ,打算购买的达到46.2 % [32]。目前,图书出版社100%已拥有打印机与扫描仪,重视计算机与配套设备的应用可见一斑。 1.2 基于电子计算机的印刷出版技术 基于电子计算机的印刷出版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电子化、数字化、一体化到网络化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的电子分色机实现了图像信息处理的电子化与数字化;70年代基于计算机的文字输入排版系统实现了文字信息处理的电子化与数字化;70年代的胶印机自动控墨系统则实现了微型机控制胶印的电子化与数字化;70年代末的电子整页拼版系统实现了数字化图文合一的信息处理;80年代的印后加工机械逐步实现了数字控制化;80年代中期的彩色桌面出版印前处理系统实现了微型机图文信息的合一处理;90年代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了信息采集、编排、发送与输出的统一处理。基于电子计算机的印刷出版技术的发展历程可简述为:①“出版电子化”(主要指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包括文字录入、页面排版、激光照排、图像扫描、高端联网、图像处理和整页拼版等(报纸电子出版系统还有报纸内容传版到异地出软片的异地传版系统)。②“采编一体化”。业务包括印刷信息的采集、编排、发送、输出的管理、人事行政管理、发行管理等,其功能有新闻采编、稿酬管理、信息服务、资料检索、电子报刊、图片管理、广告管理、办公自动化、自动校对、发行管理、客户服务、因特网信息利用等。③“印前、印刷、印后一体化”。长期以来,印前处理、制版印刷、印后加工是印刷生产的必要环节,但这三个环节的彼此独立一直阻碍着生产效率的提高。CIP3组织(印前、印刷及印后集成化国际合作组织)推出PPF实现了印前、印刷和印后加工的流程管理及工艺控制信息的交换,而CIP4(即印前、印刷及印后过程的集成化国际合作组织)推出的JDF使印刷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资料和财务、会计、MIS信息得到有效整合,实现了印刷全流程电脑集成管理(CIM)。④“传媒网络化”。网络化应用使电子媒体的数量快速增加,使书、报、刊及其他形式印刷传媒的电子化、数字化技术日益发展,如直接制版(TCP)、数字彩色无版印刷(DCP)、数码打样、电子纸(E-Paper)、电子图书(E-book)、按需印刷(POD)、个性化出版数据标准(PPML)、新闻信息传播标准(NewsML)、出版业信息在线信息交换标准(ONIX)、网络出版(Network Publishing)等[3]。
|